大巨蛋安檢到底出了甚麼問題?(數據篇)

Bang/大巨蛋安檢問題當中最多疑問的就是各種數據的提供,目前北市府對於大巨蛋相關議題最常聽見的官方回應方式就是:一切依法行政、大巨蛋公共安全問題先解決通過安檢之後,再來談復工的問題。那到底大巨蛋在數字上面出了甚麼問題,以至於從五月份勒令停工之後一直到現在只能卡在那邊呢?

 

數據爭議一.到底容納人數要算多少?

新黨市議員陳彥伯11日下午在台北市議會質詢時,要求副市長林欽榮以當初成立巨蛋安檢小組的檢驗標準,去針對台大醫院、台北101等地方,看安檢能不能通過?但是副市長回覆:「對不起,我沒辦法接受這樣的任務指派」,難怪新黨市議員會當場大罵「那為什麼巨蛋就要用這樣的標準檢視?亂七八糟!」

 

之後眼看副市長與議員的火爆場面一發不可收拾,柯市長連忙出面緩頰:「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所以禮拜六才要開研討會」,接著又說「我覺得那個標準要大家可以適應、可以接受,我的確有考慮過這個問題,所以禮拜六才開研討會,也就是說如果標準要下修,我們就下修。」

 

所以第一個癥結點:大巨蛋應該以容納多少人來評估,連柯市長自己都覺得標準得以下修。

 

數據爭議二.發生災難時模擬人員步行速度

市府是以步行速度1.2m/s計算,而遠雄是以1.5m/s計算,兩者計算基準點就有0.3m/s的落差。而台灣在做類似模擬的時候,都是用行人一秒鐘走1.5公尺來計算的,可是你卻故意用一秒鐘走1.2公尺來計算。這一來一往, 就差了25%,避難的速度,就變慢了不是嗎?更遑論真的發生災難,大家急於避難的狀況下,有可能以這樣的速度疏散嗎?

 

數據爭議三.疏散速度

國際規範Green Guide要求8分鐘內離開觀眾席,但是並未明確規範至戶外避難的疏散時間標準。而北市府是以疏散至戶外當作合格標準,基準點不同的狀況下又該如何判斷是否符合安全規範?

 

數據爭議四.消防車通道

市府要求消防車通道起碼要8公尺,國內要求4公尺,而大巨蛋已經除了保留消防通道4公尺之外,另外還預留了雲梯車空間,市府要求比國內要求更為嚴苛的標準,這個適法性是否有問題呢?

數據爭議五.廣場疏散密度

以市府要求是每平方公尺3人,國內無明確規範,而Green Guide建議為每平方公尺4人,這個1個人的差距就成為市府對於大巨蛋建築有安全疑慮的問題之一,只是這個每平方公尺3人的標準數據何來?到現在似乎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資訊來源。

 

大巨蛋建築是目前國內少數的大型BOT建案,從興建延宕至今,除了遠雄與市府不斷隔空交火之外,大巨蛋安檢報告完全成為激發矛盾的引爆點,這點我想應該是當初市府決定要花680萬預算進行二次安檢始料未及的吧。

大巨蛋安檢到底出了甚麼問題?(前言篇)

大巨蛋安檢到底出了甚麼問題?(報告篇)

大巨蛋